语文2013-15 三年广东卷&全国卷对比
2016-02-25 09:47
来源:
作者:
广州新东方高中语文项目教研员 庄昱坤
(一)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
全国 |
—— |
—— |
—— |
广东 |
2013/1 |
2014/1 |
2015/1 |
|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
全国 |
—— |
—— |
—— |
广东 |
—— |
—— |
—— |
|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
全国 |
—— |
—— |
—— |
广东 |
—— |
—— |
—— |
|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
全国 |
2013/13 |
2014/13 |
2015/13 |
广东 |
2013/2 |
2014/2 |
2015/2 |
|
辨析并修改病句 |
全国 |
2013/14 |
2014/14 |
2015/14 |
广东 |
2013/3 |
2014/3 |
2015/3 |
|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
全国 |
—— |
—— |
—— |
广东 |
—— |
—— |
—— |
|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
全国 |
—— |
—— |
—— |
广东 |
—— |
—— |
—— |
|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
全国 |
—— |
—— |
—— |
广东 |
—— |
—— |
—— |
|
语句衔接排序
|
全国 |
2013/15 |
2014/15 |
2015/15 |
广东 |
2013/4 |
2014/4 |
2015/4 |
|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
全国 |
2013/16 |
2014/16 |
2015/16 |
广东 |
2013/23 |
2014/22 |
2015/22,23 |
|
文学名著及文化经典阅读 |
全国 |
—— |
—— |
—— |
广东 |
—— |
—— |
—— |
|
图(表)转换 |
全国 |
2013/17 |
2014/17 |
2015/17 |
广东 |
2013/22 |
2014/23 |
—— |
通过三年的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对比,我们发现全国卷总体上更倾向于对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查。扩句缩句、选用、仿用等内容长期以来并没有在广东卷和全国卷中作为重点出现过,虽然我们在复习中不能忽视,但是也要注意把重点放在语句衔接、图表转换和简明、连贯题的上面。语用题方面,建议考生在复习过程中注意对零散知识进行分类归纳,提高复习效率。
(二)古文阅读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文言文) |
全国 |
2013/4 |
2014/4 |
—— |
广东 |
2013/5 |
2014/5 |
2015/5 |
|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文言文) |
全国 |
—— |
—— |
—— |
广东 |
2013/6 |
2014/6 |
2015/6 |
|
文言文断句 |
全国 |
—— |
2014/5 |
2015/4 |
广东 |
2013/7 |
2014/7 |
2015/7 |
|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局子(文言文) |
全国 |
2013/7 |
2014/7 |
2015/7 |
广东 |
2013/9 |
2014/9 |
2015/9 |
|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文言文) |
全国 |
2013/5 |
—— |
—— |
广东 |
2013/9(2) |
—— |
—— |
|
文言常识 |
全国 |
—— |
—— |
2015/5 |
广东 |
—— |
—— |
—— |
|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文言文) |
全国 |
2013/6 |
2014/6 |
2015/6 |
广东 |
2013/8 |
2014/8 |
2015/8 |
对于文言文来说,我们发现随着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文言常识的考查也将成为必然的趋势。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适当关注练习题中出现的文言常识,不断进行补充。处于高一高二的学生,则应适当多去接触文化常识,通过阅读提升对相关知识的识别运用能力。
(三)古诗鉴赏
鉴赏诗歌中的形象、意象 |
全国 |
—— |
—— |
—— |
广东 |
—— |
—— |
2015/10 |
|
鉴赏诗歌的语言 |
全国 |
—— |
—— |
—— |
广东 |
—— |
—— |
—— |
|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表达技巧及效果 |
全国 |
2013/9 |
2014/8 |
2015/8 |
广东 |
2013/10(1) |
2014/10(1)
|
|
|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思想感情 |
全国 |
2013/8 |
2014/9 |
2015/9 |
广东 |
2013/10(2) |
2014/10(2)
|
|
广东卷中,诗歌语言的考查是比较少的,普遍把重心放在了手法技巧、思想态度上面,全国卷也不例外。这两个方面的复习均有方法可循,特别是常用的词汇是可以在完成题目后进行储备的。
(四)默写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
全国 |
2013/10 |
2014/10 |
2015/10 |
广东 |
2013/11 |
2014/11 |
2015/11 |
全国卷的古诗文篇目为初中50篇,高中14篇。在后期的复习中,可适当把重点放在考过的语句上,这些语句往往是篇章中的重点部分。另外,可以在复习中把考过的句子标注在背默复习资料上,这样可以进一步突出重点,提高复习效率。
(五)现代文阅读
1.现代文阅读(必做)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论述类) |
全国 |
2013/6 |
2014/1 |
—— |
广东 |
—— |
—— |
2015/12 |
|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论述类) |
全国 |
—— |
—— |
—— |
广东 |
—— |
—— |
—— |
|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论述类) |
全国 |
2013/1 |
2014/2 |
2015/2 |
广东 |
2013/13 |
2014/12,13 |
2015/15 |
|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论述类) |
全国 |
—— |
—— |
—— |
广东 |
—— |
—— |
—— |
|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论述类) |
全国 |
2013/2,3 |
2014/3 |
2015/3 |
广东 |
2013/12 |
2014/14 |
—— |
|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论述类) |
全国 |
—— |
—— |
2015/1 |
广东 |
—— |
—— |
2015/14 |
|
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合理推断及探究 |
全国 |
—— |
—— |
—— |
广东 |
2013/15 |
2014/15 |
2015/13 |
在论述类文本阅读中,理解文中概念、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三个方面是把握的重点。在复习中,应在加强选择题训练的同时,着重对方法的总结。但也不能因此忽视了对其它题目的关注,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就是很好的例子,连续两年没有考,但是在15年,全国卷和广东卷同时出现了对它的考查。
2.现代文阅读(选做)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
广东 |
全国 |
广东 |
全国 |
广东 |
全国 |
全国(趋势) |
散文 《过岭》(师陀) |
小说 《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 (莱·巴尔莱塔) |
散文 《鹤》(陆蠡) |
小说 《古渡头》 (叶紫) |
散文 凸凹 |
小说 《马兰花》 (李德霞) |
小说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
广东 |
全国 |
广东 |
全国 |
广东 |
全国 |
全国(趋势) |
科学小品 《山水画中的地质学》(赵野木) |
人物传记 《“飞虎将军”陈纳德》 |
访谈 《大家》 |
人物传记 《科学巨人波尔》 |
科普文 《种子的故事》 |
人物传记 《朱东润传》 |
人物传记 |
对于选做题来说,分值的提高也说明了该部分的重要性。小说和人物传记是最有可能成为考查目标的题型。建议考生注意归答题纳模板,不要凭感觉完成题目。该部分题目要注意对新增选择题的把握,这也是后期练习中要对旧题修改的关注点。
(六)作文
|
广东 |
全国 |
2013 |
新材料作文(富翁的施舍) |
新材料作文(切割钻石) |
2014 |
新材料作文(胶卷与数码时代) |
新材料作文(山羊过独木桥) |
2015 |
新材料作文(对自然思考与感悟的“远”与“近”) |
新材料作文(举报父亲高速公路打电话) |
2016(趋势) |
新材料作文 |
语文全国卷与广东卷差别,在新材料作文方面,首先要注意对材料本质含义进行提炼,避免片面把握,其次要注意在结尾处进行升华。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应适当关注生活,注意平日的积累,不要在行文时为了出新而刻意捏造一些虚假事例。另外,考生应在日常复习中对常用的素材进行练习,尤其是主题式的训练,不仅可以熟悉材料,也可以对其进行相应的修饰,为应对相关主题作文做好提前工作。
新东方广州学校官方咨询微信:小小新:(微信号:gzxdfsc)
了解更多优惠活动、课程安排,欢迎添加我们的微信号【gzxdfsc】,
这里将随时有顾问提供专业课程咨询和优惠发送,感谢您对新东方的支持。
焦点推荐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