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生面试 你需要注意这些!

2018-03-22 14:34

来源:

作者:郭斯璐

前所在位置:广州新东方学校>>>出国留学>>>留学资讯

我在美国高校曾有过不少面试申请者的经历,目睹了中国学生在面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情况,因此对于如何应对美国研究生申请(尤其是理工科申请)的面试有一些心得。根据我的观察,申请者在面对美国名校的面试教授回答问题时,往往会出现以下问题。


1. 不了解自己申请的专业

有些申请者只关注学校的排名,但不了解专业本身。


2. 没有做好充分准备

有些申请者的简历粗糙或者无用信息太多,重点难寻,导致面试教授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抓住申请者的特色,因此也很难对申请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3. 自我陈述没有亮点

有些申请者在自我陈述的过程中没有突出自己的优势,反而浪费了很多时间来叙述不太重要的方面。


4. 不会提问

在申请者提问的环节,许多申请者关心的问题往往局限在分数线上,错过了通过提问展示自己的好机会。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具体谈谈如何应对美国研究生申请中的面试。


面试准备


接到面试通知后,申请者需要对美国研究生招生面试有所了解,并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笔者曾经粗略地统计过,在参加美国研究生招生面试的申请者中,仅有6%的申请者带简历并穿了正装,约20%的申请者精心准备了简历,有一半左右的申请者甚至没有准备任何材料。由此可见,许多申请者对面试的准备不够充分。笔者建议申请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准备面试。


1.面试着装

不少申请者认为穿职业套装才显得正式,实则不然。专业不同,对申请者着装的要求也不同。比如,对于申请工学院的申请者来说,西装革履不免有些过头了。


2. 简历

简历的准备有许多注意事项,限于篇幅,这里我就不详细说明了。申请者需要记住的是简历不在于有多丰富,而在于重点突出、条理分明,以方便面试教授进行选择性阅读。


3. 自我陈述

虽然申请者无法预测面试中教授会问什么样的问题,但至少面试开头的自我陈述是可以积极准备的。如前文所说,自我陈述需要突出自己的优势,以给教授留下较好的第一印象。


4. 对面试学校的了解

申请者要多了解所申请学校的相关信息,也要了解所申请专业的相关信息。许多申请者事先没有做好功课,在面试中给出了很多文不对题的问题或答案,这样难以给面试官留下好印象。


理工科面试的基本构成


对于理工科硕士或博士的申请者而言,面试基本只有电话或Skype这样的形式。但如果申请者有机会飞到美国去面试,效果会更好。理工科的面试通常包括以下五个部分,下面笔者分别来说明各个部分的面试内容和注意事项。


1. 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是任何面试都有的环节,也是最容易准备的环节。自我介绍的时间控制在一分钟左右即可,申请者可以简要介绍自己的教育背景和研究兴趣。这个部分不用长篇大论,也需要给面试的教授一些时间来消化。申请者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由于很多教授在面试之前已经看过申请者的简历或申请文书,因此自我介绍的内容不必面面俱到,只要突出自己的优势即可。


2. 陈述申请动机

在这个部分,申请者需要陈述自己为什么选这所学校,以及为什么选这个专业。通常来说,商科的申请者通常需要突出自己的学科优势以及对学校的一些想法,而申请理工科PhD或转专业的申请者则需要突出自己的学科优势和对研究领域的认识。所以,不要告诉面试者自己得了多少奖,发了多少论文,而要告诉面试者自己参加这些比赛之后学到了什么,或是读了面试教授的文章之后觉得还有哪些有趣的问题想去研究。


3. 介绍自己的项目经历

介绍自己的项目经历,并不是按照时间顺序一条一条地说,而是要选择与目前的申请方向最贴合的经历来说。通常面试的教授会主动发问,申请者只要按照问题来回答即可。以一个学习计算机科学的申请者为例来说明。在面试过程中,教授问的问题包括:做过什么项目?项目里用了什么语言和开发工具?对什么语言比较熟悉?同时,由于参加面试的申请者通常已经在此前跟面试的教授有过交流(即所谓的“套磁”),此时申请者就可以根据自己对教授的研究项目或研究方向的理解,跟教授进一步探讨自己的经历与教授的研究兴趣有何相似之处,以增加被录取的筹码。


4. 回答面试教授提出的与研究相关的话题

在申请者介绍完自己的项目经历后,面试的教授通常会与申请者沟通今后可能研究的方向,问其是否感兴趣。有些时候教授还会根据自己科研的要求提出进一步的问题,比如问申请者对Matlab软件熟不熟悉等。在面对教授临时的发问时,申请者不必紧张,如实回答即可。即便申请者回答说对有些东西仅仅是了解,并不是很熟悉,教授也不会不满意,毕竟他们的目的是招学生,而不是招专家。


5. 自由发问

在自由发问时间,申请者需要注意,虽然教授可能会问:“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to ask me?”但并不是任何问题都值得去浪费时间问,申请者要掌握提问的技巧。


自由发问环节通常有以下三种情况:


(1)面试教授已经通过套磁信对申请者有了较多了解;

(2)面试教授已经通过套磁信对申请者有了粗略的了解;

(3)面试教授是录取委员会的成员。


如果是第一种情况,那么通常面试的教授已经对申请者很感兴趣了。这时申请者问的问题可以较为随意一些,比如问问奖学金的情况、今年招生的情况或是校园生活等。


如果是第二种情况,申请者还可以进一步跟教授讨论自己的学术经历,展现自己的优势,比如可以说说自己对教授的研究方向有什么想法和疑问。申请者可以跟教授仔细聊一下对方实验室的项目,就像上课提问一样与教授进行沟通。申请者切记不要让教授单方面地叙述,要和教授有互动。教授可以通过这一点来评断申请者是否对自己有一定程度的期望,以及对该专业是否了解。通常而言,对专业比较了解又有明确学习目标的人接受新知识会比较快,对待新工作也比较容易进入状态,教授自然喜欢这样的学生,因此我建议申请者最好针对专业提一些比较具体的问题。


申请者如果是跟录取委员会的教授沟通,那么在提问时可以围绕相关学院的设置、本校对研究生的培养、实习机会以及学科间合作等话题来展开。此时申请者不需要太深入地去聊对方的研究,因为录取委员会的教授没有直接决定权,只是投票人之一。申请者切记不要跟录取委员会的教授讨论GRE和托福分数线以及能否被录取等问题,他们一般不会给出答案。


关于面试内容,还有几点需要申请者注意。


1. 一定要熟悉自己文书中的每一个研究项目,因为面试的教授一定会问。

2. 本专业的申请者要选好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兴趣,最好在这方面已经有过相关经历,能体现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3. 跨专业的申请者需要想好自己跨专业的理由,并且要有一定的相关经历来支撑。

4. 申请者应该首先做好与自己的经历相关的面试准备,之后再去关注面试教授的研究内容,教授的论文建议看两篇左右即可(最好是和自己的经历相关的)。

5. 面试结束后一定要给面试的教授发感谢信。


面试的其他注意事项


在面试申请者和辅导申请者面试这么久之后,我总结出中国申请者在留学申请的面试中应该注意的几个要点。


1.主动

在面试过程中,申请者一定要把握最初印象和最后印象。开始五分钟和最后五分钟是面试过程中的关键。在这两段时间,申请者需要主动出击,因为这十分钟也许就能决定面试的教授是否欣赏自己。


2. 突出优势

面对教授的每一个问题,申请者要突出地表现自己的性格特长和专业能力,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在面试接近尾声时,申请者要确保自己知道下一步怎么办,如何跟教授进行后续的联系以及何时做出决断。


3. 展现热情

这一点对申请博士学位的申请者尤为重要。申请者要展现自己对学术的热情,让教授对自己产生好感。教授都喜欢容易相处且为自己的学科领域自豪的人,因此申请者面试时既要稳重,也要表现自己充沛的精力和对所研究领域的浓厚兴趣。


4. 诚恳

申请者切忌因为自己的小成果而自负。对于教授的问题,申请者最好斟酌之后再回答。对于不懂或是没有做过的研究,申请者要诚实说出来。即使回答出来教授的问题,申请者也不要得意忘形。


5. 口语熟练

英语沟通的能力被视为留学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托福口语成绩平庸的申请者尤其要抓住面试的机会好好表现自己的交流能力。口语水平较差的申请者可以尽力表现出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诚意,以弥补口头表达的不足。


6. 零负面

对于跨专业或转学的申请者来说,即使在之前的专业遇到过很多挫折,或是对原来的学校有许多怨言,也千万不要在面试中表现出来,避免让教授感受到自己的负面情绪。在陈述为什么转专业或转学时,建议申请者将问题归咎于自己,比如说觉得先前的专业和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不太相符,或是没有学习发展的空间,或是自己想在相关专业中多加学习等,回答的内容最好是积极、正面的。


以上就是小新和大家分享的《U美国研究生面试 你需要注意的事项》了解更多出国留学资讯,欢迎登录广州新东方学校官网gz.xdf.cn进行查看。

定制专属课程
新东方广州学校微信

新东方广州学校官方咨询微信:小小新:(微信号:gzxdfsc

了解更多优惠活动、课程安排,欢迎添加我们的微信号【gzxdfsc】,
这里将随时有顾问提供专业课程咨询和优惠发送,感谢您对新东方的支持。

焦点推荐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