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轰炸
常出现在考试的三、四部分,为了增加难度,连续给你两个或多个题目的答案。要破这个陷阱,首先是看清题目,通常如果题目连得紧,答案亦然,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随时预备连续作战。
部分对应
出题人故意把录音中的部分信息作为选项给出,这就让那些“听风就是雨”的考生,尤其是听力基础薄弱,只能抓住只言片语的人上了当。破解这个陷阱的方法是尽量听懂整个句子,而不是仅靠几个单词的对应去判断。
时间先后
考题中经常通过现在和过去的状况的比较来设置陷阱,要特别注意used to,in the past,many years ago,at present,now,in the future 等提示时间先后的词。
同义替换
不直接出现关键词而是用同义或近义的表达来替换出现,
最常见的有:
1. 同义词或近义词替换:
如pressure和stress之间的替换,city和urban、town之间的替换,consult替换consultation,but替换however等等。
2. 同义词组的替换:
cope with替换deal with,because of 替换due to等等。
3. 主动与被动说法的替换:
如把Population shift has caused this pressure. 换成This pressure has been caused by population shift.
4. 相近句式的改写替换:
如Meal times cannot be changed. 可以说成:No changes should be made to meal times.
5. 加减关系的逻辑替换"
如:Every year he is out of London for 7 months. 也就是说:He is in London for 5 months per year.
出尔反尔
其实就是改变主意陷阱”。抓到题目相关信息后应该多留一个“心眼”。留意but,however,although这样的转折连词,说话人常常用它们引出主意的改变。
定位词靠后
像时间、地点、人名、单词拼写、最高级、因果、转折这些信息,常常是考点,我们听的时候要多加主意,并是当地做笔记。
数值比较
考题中经常会出现一连串数据连报的现象,特别是当数据较多或对数据的解释较难时。应引起注意的词有:minimum,maximum,least,most,up to等。
信息拆分
在考试时有时会把一个完整信息拆成两半,在答题时就要注意综合两方面的信息。
言外之意
这种陷阱的难度较高,一般要通过理解做题。
比如说,在租房过程中房东问来访者愿不愿意与人合住,来访者答他要拿学位,需要集中精力学习,如果和别人合住会有许多干扰。那他的言外之意是要单人房。
信息选择
这类陷阱在两人对话中是经常发生的,特点是由一人列举大量信息让对方选择,对方在评价后作出决定。注意:…should do,decide on,don’t want to等接出决定的用法及一些表评价的形容词。
主客观混淆
考题中会出现主观愿望和客观事实的冲突,这时要注意usually,common,want to,plan to等词。